前当位置:首 页 》 就业创业
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探索
来源: 作者:贺玉玉 时间:2018/6/3 19:22:37 查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完善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并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注重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如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2014226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讲话内容,更好地推动全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还有就是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上这些内容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创业。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就业也能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发展,为高校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建立,能促进人才的多样发展,使人才步入社会后能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较差,创业能力不足。据报道,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人中80%的人已找到工作但对工作不满意,仅有7%的学生选择创业,还有13%的学生未就业,选择在家啃老。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观念滞后。大学生在就业时多抱有“等、靠、站”的态度,就业时也较挑剔,一些不符合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不做,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2.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合当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忽视了人才是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理念。

    3.高校的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人才的个性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且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不够,教师在讲课时往往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人才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业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受限。

    4.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欠缺,职业素养不高。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自身角色无法转换,职业能力较低,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中,对工作缺乏上进心与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也不高。

    5.高校对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阶段,高校未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重点,未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且未提供学生创业的平台,致使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可见,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高校创业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途径

    1.开展创业教育形成创业就业一体化课堂培养模式。高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形成创业就业一体化课堂培养模式,注重创业、创新理念的灌输,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与观念,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可鼓励教师进修或参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培训,进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为社会培养创业型、应用型人才。同时,教师要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使学生能理智就业,敢于创业,将创业就业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去。另外,高校应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现今高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脱离社会实际,所培养的人才创新动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学生在创业的时候缺乏勇气,就业的时候缺乏动力,高校应专门设立创新创业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还可以邀请创业方面的专家或者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校友,以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向学生传达创业的经验教训,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高校还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机制,如举办各种创业大赛、创新大赛,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

    2.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构建创业就业一体化课外培养体系。高校创业实践基地的建立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了解创业、认识创业、主动创业,进而促进高校创业就业一体化课外培养体系的构建,这些都是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建立的必备条件。高校大学生在创业实践基地里可以接触不同的创业案例,并且可使用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能增强自身创业知识的丰富与积累。同时,高校创业就业一体化课外培养体系需要一批专业知识丰富、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创业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及时改进,使创业的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创业的道路更加顺畅,进而创业的积极性也更高。另外,高校创业就业一体化课外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一套信息化的系统,这个系统能收录学术的创业进展与创业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创业的市场,进而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上各种需求,使学生在创业时更加自信、从容不迫。

    3.依托创业园推动并完善创业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创业园是促进学生创业的助推器,也是学生创业思想的孵化园,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园的建立,可使高校科学、可持续的发展,使学校转变培养人才的目标,注重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重视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高校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同时,创业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创业园学习的同时,也能实践操作各种机器并能利用各种资源,在实际过程中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扩散,进而能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创业。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能力后,其在就业的过程中选择面才更宽广,才能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以上这些都具备后,学生步入社会后会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投入社会建设中并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以定向培养的方式把学生送入创业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创业经验,并鼓励学生在企业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价值,瞄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在不断学习中加深自身对创业的认识与创业意识,树立自主创业的自信心。

    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鼓励。高校也应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与教师、家长、学生、企业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与状态,及时发现在学生培养中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在学习中注重自己的职业观的培养。同时,高校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不同阶段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使人才在毕业时能充分就业、有选择地就业。高校也应抓住人才培养的特点,使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为企业服务也能为社会化服务,遵循“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教师创新型教学,能因材施教,找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进而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创新动力足的新型大学生,以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社会与企业创作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郑州芯企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
  • [书香人社] 时间和能量管理的差异
  • [书香人社] 慢 生 活
  • [书香人社] 一切梦想的落地生根,唯有...
  • [书香人社]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
  • [公共服务] 商丘市举措加压推进脱贫攻...
  • [信息快递] 新密市开发环卫保洁公益性...
  • [信息快递] 潢川县开展“巧媳妇”+家...
  • [信息快递] 宁陵县着力做好劳动保障监...
  • [用人之道] 以“优势为本”培养领导力
  • [用人之道] 处理反对意见的领导艺术
  • 热门文章
  • [期刊封面] 2018.06期-下半月
  • [竞争时代] 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
  • [企业管理] 浅析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
  • [书香人社] 时间和能量管理的差异
  • [职业能力] 浅谈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人才...
  • [企业管理] 浅析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
  • [期刊封面] 2018.06期-上半月
  • [竞争时代] 公考《行测》类比推理题作...
  • [企业管理] 激励理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
  • [公共服务]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力资...
  • 推荐文章
    《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 地址:中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华夏大道与通航路口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10栋
    电话:0371-61653017/61653020(上半月) 61739511(下半月) 投稿邮箱:rczykftougao@sina.com(上半月) rczykftougao@163.com(下半月)
    编辑QQ:1169238527 2803515139 2517849041 1687960168 1987351577 1840089280
    网站备案:豫ICP备160211586号 网站设计:郑州做网站 网站推广:郑州百度关键词排名